健康新知 列表

孩子暴力衝動 國內研究:與血清素不足有關 (2016-11-10)
孩子衝動、有攻擊行為、常違反社會規範、不考慮後果,國內研究指出,他們有可能不是故意冒犯,而是腦部功能有缺損

孩子衝動、有攻擊行為、常違反社會規範、不考慮後果,國內研究指出,他們有可能不是故意冒犯,而是腦部功能有缺損,其中一個因素是腦中血清素不足,若未加以治療,有可能延續到成人階段。
 
過去研究認為,血清素與大腦的情緒調節有關,血清素含量不足的人比較容易憂鬱。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研究,發現血清素不僅調節情緒,也與衝動控制有關。
 
葉啟斌指出,青少年男生約有6至16%、女生為2至9%有行為疾患,會出現違規行為、侵犯其他人的身體或財產,同時合併注意力不足或過動等,導致學業與人際上的顯著障礙,這些人當中,有一成將來長大後會出現反社會人格。
 
為了找到反社會人格患者的早期預測的因子,葉啟斌指出,3年前就找來有行為不良的青少年進行腦部造影,發現他們的前額葉血流量不足。隨後進一步發展青少年躁鬱量表,篩出情緒失調青少年並進行一年的追蹤,發現這群孩子有喝酒、抽菸、嗑藥或進行其他危險行為的比例,比沒有情緒困擾的孩子來得高。
 
葉啟斌指出,今年也在門診患者中找出14名平均年齡26歲有反社會人格、打人殺人的患者,發現他們小時候幾乎都有過動症狀,他們的腦部的前額葉、紋狀體、中腦的位置的血清素也比一般人少。
 
因此推測,青少年階段的行為問題會持續到成人階段,有部分原因可能來自於腦部功能缺損始終未好好治療。
 
但究竟是血清素分泌不足導致行為偏差、還是行為偏差導致血清素分泌不足,葉啟斌說,目前只有一次性檢查研究,還無法驗證因果,但確定的是,血清素與衝動控制有關,及早發現介入治療,就能預防反社會人格的產生。
 
葉啟斌說,研究中也與青少年會談,發現大多數的躁鬱症狀並沒有在早期被辨認出來,許多父母師長往往因為忙碌,或者以為青少年階段的叛逆是正常現象就加以忽略,未及時將孩子轉介專家諮商或精神科醫師接受治療,孩子也缺乏情緒出口或不知道如何處理問題,因此讓病狀逐漸惡化。
 
葉啟斌說,血清素分泌的多寡除源於先天體質,也與社會環境有關,壓力挫折、處在暴力環境、看到殘酷畫面等,都會減少血清素分泌,因此父母應正視家庭健康,增進親子雙向溝通,理解孩子的處境,共商問題解決方式;學校師長也應包容孩子,孩子犯錯時別優先以高壓處罰方式處理,可先將孩子帶離衝突現場,詢問孩子「你希望我怎麼協助你」,幫助孩子冷靜思考,孩子也因有協商過程而不會覺得丟面子,但必要時,仍須為學生轉介諮商專業或加以安置。
 
●預防孩子違規衝動犯錯,可以這麼做:
 
1.不輕易滿足:不隨便給錢或3C產品,讓孩子學著努力換取成果
 
2.不硬碰硬:遇到衝突時,先將孩子帶離現場,詢問「我可以怎麼協助你」,讓孩子有機會冷靜思考,孩子在事先協商過程中也不會覺得丟面子
 
3.要有信任關係:撥出時間,多接納、聆聽
 
4.要有溝通習慣:撥出時間,多關心與鼓勵孩子
 
5.要有宣洩管道: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發洩的管道,如規律運動
 
6.要了解地雷區:如孩子不喜歡被摸頭,除了避免這樣做,也可教孩子對他人表達
 
7.轉介:衝動大鬧一周達三次,在不同場合、面對不同人都有相同反應,應考慮轉介諮商或就醫
 
8.安置:處在高危險環境中的孩子,須關注是否讓他就讀住宿式特殊學校,或採兼具住宿及社區教育處遇的中途之家模式
 
資料來源/葉啟斌醫師(聯合影音)


上一則:談過動症(ADHD)_節錄自20150721公視健康好小子

下一則:「腦子」有問題!出現反社會傾向是因為腦中少了...